作為往日本海延伸的一座半島,積丹的名產名勝,很自然地就是與「海」相關的海鮮、海景。造訪積丹半島,若想探訪自然風光,不妨來『神威岬』和『島武意海岸』走走。
先來一張霸氣的神威岬 (網路抓圖)
神威岬
位在半島最西側的神威岬,曾是當地原住民聖地。照片看起來山明水秀,但其實有幾段步道陡峭的嚇人,加上不時拂來的陣陣海風,若風大有安全疑慮就會關閉步道。(有前輩曾舟車勞頓而來,卻因天候不佳鍛羽而歸,還兩次 XD )
停車場旁的石碑地圖,幫Kiki作心理準備要走上一段路
聖地以前是禁止女性進入的,照片中的門上,大大懸掛著「女人禁制之地」的匾額。既然如此,想必也不是太歡迎身為女性的在下大辣辣地跑去拍照,所以就照了門的背面意思意思一下(一種偷拍的概念 XD)
遠方有一座燈塔,據說以前的守燈人只能搭船往來燈塔和村中,某年妻子搭船採買要招待皇室的物品時卻遭遇船難而亡,之後村民花了六年合力挖山洞、修建聯通的道路。
讓五歲兒甘願乖乖走路的秘訣是,買一支積丹藍冰淇淋讓他邊走邊吃。不過這招只試用前半段,後來幾個陡坡就有點危險。
著名的「積丹藍」海水,美麗又清澈,有種穿透身心的魔力
歷經幾個月的防疫生活,一邊欣賞美景,一邊祈求能夠早日海闊天空
恰巧是橘黃色「蝦夷萱草」的開花時節,萱草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金針,花曬乾後拿去煮湯的那個(餓)
這面峭壁上長滿了蝦夷萱草,雖然GO桑叫我多拍幾張,但在下要邊顧兒子的安全,加上喜歡跟老公唱反調就沒照特寫,現在有點後悔 XD
這張是往回拍的景色
整理照片時找了好久,不管四年前或這次,都沒有像網路抓的主圖那樣美的角度。仔細想想才發現,因為那要從一個很斜很窄的樓梯上拍攝,加上不好意思耽誤後面的人,所以手機「完全沒有畫面」(連樓梯本人也沒有),只能在此文反覆提醒大家,有幾段很陡的樓梯,愛注意!
步道最後的高潮—海中的『神威岩』。圍欄附近有許多許願的零錢,不知祈求什麼?
只知兒子走到這邊越來越嗨,還想登高望遠,也許聖地可以賦與男孩更多活力吧!(驚)
四年前來時燈塔有開放,這次可能因為疫情原因,是關閉的。當天算有人潮但不至於擁擠,我們以正常速度走來回大概一小時左右。商店、廁所和山下的大門都在五點關閉,要記得規劃一下時間,免得最後被關在山上捏~
島武意海岸
號稱日本海岸百選之一的『島武意海岸』位於積丹岬,我們家在北海道住了五年,卻是第一次來。
先通過一段有點又黑又濕的狹窄隧道,才能抵達入口。
隧道旁的餐廳「鱗晃」,不知道和民宿鱗晃莊有無淵源
出了隧道有座高台可以眺望大海,作為一名小時候常在看太平洋的鄉下人,目前沒什麼特別感覺
另一側的景倒是挺有特色,讓人不禁聯想起菲律賓愛尼島的Lagoon (其實根本是不一樣的地形 XD)
遠遠可以看到在鵝卵石岩岸戲水的人,感覺特別清涼。
不過,往下前往岸邊的樓梯彷彿無止盡般地延伸,未免兒子最後體力害耗盡回程討抱(光想抱他爬那些上坡路,感覺命都快去了半條),沒用的爸媽半途決定折返,純粹只是到此一遊。希望下次能有機會來戲水,至少感覺不會像沙岸一樣馬上弄得全身髒兮兮 XD (但跌倒應該很痛就是惹~)
回程途中還看到四隻狐狸寶寶,稚嫩的樣子有點可愛
註:
1. 景點相對位置參考:
A. 黃金岬、美國漁港, B. 積丹岬、島武意海岸, C. 鱗晃莊,
D. みさき, E. 岬之湯 しゃこたん, ◎ 神威岬
2. 積丹相關文章